吴鲁加
创业者。创业产品知识星球。喜欢阅读、产品、拍摄、写作。 (wechat feed made by @ttttmr https://wechat2rss.xlab.app)
这是敲敲打卡的一个公益项目:「一起打卡一起捐」。 初心简单——希望你坚持打卡,「敲敲成为更好的自己」,也顺便帮到别人。 让自己快乐的同时,也给世界带去一份滋养。 每月我们都会做一次捐赠公示,这已经是我们和敲友一起坚持的第四个月。(项目缘起可以看这篇 Do Good Have Fun) 「一起打卡一起捐」的活动会持续到今年最后一天。 非常期待你能一起加入! 参加方式: 1. 扫码加入你感兴趣的打卡小组 2. 应用商店搜索「敲敲打卡」App,下载完成后你就在打卡小组里了。
产品的持续迭代挺好玩
前几天看《大道:段永平投资问答录》里,段永平多次建议,要有个不为清单。我认真想了,试着写一个。
好朋友建议我试试静坐。其实我此前试过不止一次——毕竟好奇心重,气功、冥想、正念、禅定……这些名词和背后有点神秘的东西,有点想体验。
李继刚老师之前在即刻发了一条“知识星球是时间的朋友”,并告诉我他的感受: - 知识星球的结构,就是沉淀,越陈越香。 - 现在有了 AI,配合积累的文字,有机会发挥。 他把写过的 Prompt 都沉淀到一个星球里了。 知识星球后续会更快地实验知识库的能力,争取让沉淀出效果。
每十年做个回顾,还挺好的,今年第一次
关于 AI,一些可能的“非共识” 飞机上想到,随手记下。 - 不要忽视第二语言的学习(比如英语)。很多朋友认为,有了 AI 翻译,英语学习的性价比很低了,大量使用 AI 辅助阅读、辅助沟通就可以。我的观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换一种语言,也能换一种思维模式,这是巨大的内在优势。 - 不要忽视自己动手写作。很多人看过 AI 输出的文字,尤其是模仿大师作品风格的输出后,开始大量让 AI 代替自己写作和输出。我的观点是:写作的灵魂是思想,AI 可以辅助做脑力激荡、研究探索,但不要让它取代你思考——尤其是,慢慢地,它真的能替你思考,而你却可能失去思考的能力。 - 不要忽视提出正确的问题的能力和追问的能力。有人把 AI 当成搜索引擎,有问题了,问一两句就结束了。我的观点是:AI 就如顶级老师——有 AI 之前,我们身边其实就有很多各行各业的好老师,但大多数人并没有学会怎么找到他们,怎么提出正确的问题,怎么动手实践,怎么观察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怎么进一步追问,怎么把你遇到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变为能与行家深度沟通的一系列问题。 - 不要以为有了答案,就误以为自己看懂了,甚至就掌握了。很多人,问出问题后,只是粗浅地浏览答案,就当作自己理解了。甚至我自己,让 AI 做过的不少 Deep Research,我只是草草翻阅,甚至有些只看看结构。我的观点是:信息越垂手可得,信息的有效吸收反而越困难,要有耐心。 - 不要过度追逐新的 AI 产品。很多人生怕错过,生怕不懂 AI 会被时代淘汰,于是疯狂追新——很像猴子掰玉米,掰了一路,丢了一路。我的观点是,与其追新,不如盯着几个顶级产品,使用它们,融进工作流。寻找你工作中 AI 可以提供协助的环节,用得越多,效率越高。 最后说一句,要放轻松。其实很多时候,很多地方,没有 AI 也没问题。AI 不能代替你在路边看到的小花,不能给你撸猫时的温暖和喵喵回应,更不能给你和家人孩子在一起时那种亲切微妙的连接感。
你移开毛虫一次,它重做一次,移开十次,它重做十次,这是它生命密码给它的规律
中午一小家人在家吃饭,我突然好奇:第一个使用筷子的人是谁?筷子的入门门槛这么高,他是怎么推广起来的?
这次 Slax Note 更新的一次输入,多次复用的功能,我用了几天,喜欢。推荐。
前些天在微信里,看完一篇提到知识星球的文章后,后面有个问答链接:知识星球值得加入吗?我可以说说我的观点。
一个小产品(敲敲打卡),里面的一个小功能(朋友)从问题的提出,到产品上线的,可能枯燥无味,但我们乐在其中的全过程。
看得见,才做得到。有朋友问我,日常有那么多琐碎的事情要做,我怎样保持工作和生活平衡,怎么在工作之余还能有自己的时间学习、阅读、锻炼。
我理解的产品牌桌:产品经理带着观点,说服老板下注,让老板赌你这个解法对。
跟朋友们报告近期我在产品上的折腾。
看起来很简单,记录久了,力量就能浮现(可惜,大多数人还是做不到)。
上午翻了翻我的创业笔记。从 2016 年 10 月 20 日到现在,断断续续写了 827 条。多么?
孩子可以练习表达、锻炼想象力,估计还可以去幼儿园、小学里给小伙伴们讲故事。
Shape Up
近五年看过的好书
春日好时光,正是读书时。
一是产品能做出什么不一样——我不想只是抄,也不想仅仅做了“又一个某某”。二是我愿不愿意长期做,以及它能不能有长期的迭代进化空间。
每增加一次打卡,“敲敲打卡“捐出一元钱到腾讯公益。
用 AI 帮助思考。这是 AI 越来越聪明之后,我最主要的用法。至于效果,前段时间,我和同事们交流,我略带兴奋地告诉他们:我觉得我变聪明了。
如果一个习惯需要你“咬牙坚持”,那它大概率会失败。
养成习惯很难 [吐] 但如果有一只猫咪天天鼓励(敦促)你 [旺柴] 有一群朋友每天夸夸你 [坏笑] 有一伙人一起坚持一个目标 [加油] 偶尔没做到了还有猫猫安慰“我等你” [害羞] 阁下又当如何应对?[让我看看] 敲敲app的使用方法很简单: 1. 立个小目标。如果一时没有线索,可以看看习惯小灵感。站立1分钟,放下二郎腿都是微小的好习惯啊~或者就逛逛打卡广场,看看大家都在培养什么好习惯。 2. 做到了你就敲一敲(打卡完成),看看猫咪怎么夸你。 3. 打卡攒功德,功德值可以兑换金钟罩,保护你的连胜记录。 4. 今天没做到怎么办?那就点个“今天没有”呗,没做到也能功德值 +1,因为我诚实面对自己了。 5. 如果一个人坚持很难,那就组队打卡。可以邀请朋友参加,也可以直接参与广场已创建的打卡。一起打卡更有劲儿。 6. 最后,app 是免费的,可以创建任意习惯数量哦。 苹果、华为、小米、荣耀、oppo 和 vivo 都上架啦。可以直接到应用市场搜索“敲敲”或者“Easy Habit”,找到图片右上角那个小木鱼图标的 App 就是了。 应该也可以通过链接:https://easyhabit.app.link/USMRBWfB8Kb 访问到应用市场里的 App 下载(不知道会不会有 Bug,试试吧)。
有一种思考方法,是模拟十年后的自己,可以作为导师跟自己对话
佩服 Manus 团队,祝福。
我有些担心 AI 会彻底打翻内容、付费社区产品
这两天的几场聊天,记一些讨论到的信息。
simple_chat 能让 Flutter 开发者省去很多麻烦,专注业务逻辑,而不是陷在复杂的聊天框架里。
看起来很简单,记录久了,力量就能浮现(可惜,大多数人还是做不到)。
上午翻了翻我的创业笔记。从 2016 年 10 月 20 日到现在,断断续续写了 827 条。多么?
孩子可以练习表达、锻炼想象力,估计还可以去幼儿园、小学里给小伙伴们讲故事。
Shape Up
近五年看过的好书
春日好时光,正是读书时。
一是产品能做出什么不一样——我不想只是抄,也不想仅仅做了“又一个某某”。二是我愿不愿意长期做,以及它能不能有长期的迭代进化空间。
simple_chat 能让 Flutter 开发者省去很多麻烦,专注业务逻辑,而不是陷在复杂的聊天框架里。
懂得提问,才找得到答案
仅仅从问问题后,它接任务时的表现看,它已经比很多工作者“聪明”了
此前我们一直是嘴上说说,没有实际入局,现在有些精力和资源,有坑或者有利,我们不妨都尽力试试。
最近两年,我启动过几个项目,还没有做成的,失败的倒有了一些。回过头看,如果在项目启动前就更加严谨地思考,以及参考成熟的思考框架,或许更好。
“想做的事太多”,反而导致困境。我身边不少事事积极的朋友,包括我自己在内,普遍容易遇到这个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们的能力不足以支撑我们同时做多件事。
刚刚在 Twitter 看到 YC 发布了 2025 年春季的 # Requests for Startups——邀请创业者在这些领域尝试突破。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每增加一次打卡,“敲敲打卡“捐出一元钱到腾讯公益。
每增加一次打卡,“敲敲打卡“捐出一元钱到腾讯公益。
您可以订阅此RSS以获取更多信息